【 首颱「蝴蝶」醞釀中 下週有望生成 】
- 思彤 郭
- 2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進入芒種節氣,天氣日漸炎熱,俗諺說:「有好食,就懶去」,形容即使美食當前,也因天氣悶熱讓人提不起勁。回顧今年5月氣候整體偏暖,尤其西半部感受較明顯,僅在鋒面通過時東北風南下,才帶來些許涼意,其餘時間大多晴朗炎熱。

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颱風生成,主因與太平洋高壓勢力強勁有關。回顧歷史紀錄,自1958年中央氣象署建立颱風資料庫以來,首颱生成時間晚於6月者僅有五次,分別為:
1998年07月07日 妮蔻兒颱風
2016年07月02日 尼伯特颱風
1973年06月30日 魏達颱風
1983年06月19日 莎拉颱風
1984年06月07日 費南颱風
目前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熱帶擾動系統(編號92W)發展尚不成熟,尚未出現明顯螺旋結構,預估最快將在下週發展為今年第1號颱風「蝴蝶」,也可能挑戰第五晚生成首颱的紀錄。

根據目前的氣象資料顯示,「蝴蝶」颱風未來有機會接近台灣,但強度不強,預估落在輕度颱風等級,最接近台灣的時間點可能落在下週四至週五(6月12日至13日),路徑轉向機會高。
除了颱風本身要留意外,颱風北上後也可能挾帶持續性西南風,預估從6月14日至18日,中南部有機會出現連續性的降雨。
此外,隨著西南季風增強,梅雨鋒面不易南下,今年的梅雨季可能即將結束。
下週天氣觀察重點:
「蝴蝶」颱風是否生成及其路徑
西南季風挾帶的降雨影響時間與範圍
梅雨季是否正式結束

展望第二週,因為西南風強勁,南方海域水平風切小,短期內發展新熱帶擾動的機會不高。不過,西南風所帶來的暖濕空氣仍將為中南部帶來顯著雨勢。
第三至第四週,太平洋高壓西伸增強,梅雨鋒面明顯北抬,台灣轉為午後雷陣雨天氣型態,降雨量少於氣候平均值,需留意是否有新擾動的發展。

6月起不再有冷空氣南下,加上梅雨影響小,好天氣居多,氣溫自然就上升了,請大家要留意極端高溫,從事農事工作時需多補充水分。果樹也要注意日燒危害,建議採取以下方式減緩影響:
使用遮蔭網
噴灑碳酸鈣
以紙類包覆果實,避免強烈日曬
同時,夏季修剪時宜適量進行,避免過度修剪造成果實或枝條裸露,加劇日燒情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