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雷擊風險提高,天氣風險協助提前預警雷雨
- Maddie Cho
- 2021年3月18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台灣天氣變化多端,在氣候變遷的情境下,極端天氣逐漸頻繁,突發性雷雨發生機率增加、同時代表雷擊發生機會提高。根據天氣風險的「台灣全方位閃電監測網」統計,去年(2020)為近三年來閃電發生總數之最,高達244萬次,其中因為午後雷雨大幅增加,整體閃電數量更較前年(2019)多了83萬筆。

春夏為台灣雷擊好發季節,在預報機制及雷擊防護知識不足的情況下,雷擊傷亡事件頻傳,又以登山客遭受雷擊之事件發生最多。雷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輕則表皮損傷、神經受損,嚴重則造成生命危險。雷擊致死率不低,千萬不可輕忽。
為防範落雷對於戶外遊憩、運動產業、航空單位帶來的威脅,天氣風險公司目前也與國內政府及民間單位合作,將落雷預警服務提供給空軍、台北捷運、風景區管理處、遊樂園、高爾夫球場等單位。
大多數人會認為只有戶外產業才會怕雷,其實不然。電子科技業在製造過程也飽受雷擊造成的營運停擺、產品品質不一所苦。閃電監測網服務已邁入第四年,今年,我們持續精進「台灣全方位閃電監測網」服務,除了戶外遊憩產業外,亦開始服務多家科技公司,提供最佳的避險方式,幫助客戶降低雷擊對電子產品生產的影響。
台灣全方位閃電監測網,包含11個偵測站點、涵蓋全台範圍,偵測效率達98%,能精準掌握每一個閃電的發生,不放過任何雷擊風險。
了解詳情:https://blog.weatherrisk.com/lightning/index.htm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