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西南季風未就位 典型梅雨條件尚未成熟 】

  • 作家相片: 思彤 郭
    思彤 郭
  • 4分钟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立夏表示夏季開始,早植稻已將進入抽穗期,病蟲害也開始活動侵染了。此時水稻要開始防治「穗稻熱病」,確保好收成!



▌回顧四月


今年的四月份,每一波春雨鋒面都是短暫的過境,但是讓人印象深刻。由於鋒面對流活躍,降雨呈現集中型態,北部地區感受尤為明顯(台北、新竹測站雨量均高於過去30年平均),而中南部雨量偏少。正所謂一場春雨一場暖,冷暖交替後,隨著五月南風北上,悶熱感逐漸浮現。




▌ 最新梅雨展望


五月份進入台灣的梅雨季節,不過近年氣象署已不再明確定義「入梅」與「出梅」,只要五月起有鋒面影響,就可稱為「梅雨鋒面」。然而,月初鋒面影響時間都很短暫,尚未有典型梅雨的特徵--滯留時間長、大範圍降雨。


典型梅雨鋒面的要素,重要的推手為「西南季風」。過往大約在五月中旬,西南季風從南海一路延伸至台灣,此時若遇鋒面南下,就會形成典型的梅雨鋒面,帶來連日大雨。根據印度氣象局的觀測,今年的西南季風第一次在5/13出現,卻因太平洋高壓勢力強勁,導致季風東移受限,尚未進入南海。


那什麼時候西南季風要進來呢?


根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接下來的兩週,西南季風活躍的位置仍在孟加拉灣,進入南海跡象並不明顯。即便月底前可能還是有鋒面影響,但少了西南季風的配合,就難以形成連續滯留、大範圍降雨的典型梅雨鋒面。



▌ 未來四週氣候展望


搭配逐週的降雨會更明顯的發現,第一、二週鋒面主要在台灣北方活動,雨帶偏向江西、浙江等華東地區,對台灣影響有限,另外南海也呈現偏乾的棕色,形狀為東南-西北延伸,代表太平洋高壓強勁,使西南季風無法進入南海。這段期間台灣主要的雨量由午後對流貢獻,整體雨量偏少,氣溫也因此普遍偏高、炎熱感受明顯。


第三週水氣略增加,開始有下雨的機會;但進入第四週又轉為偏乾。由於兩週後的預報變動度較大,是否有鋒面影響不確定性還很高,月底至六月初,將是今年梅雨季是否成形的關鍵時期。


與我們聯絡

  • Facebook的 - 白圈
  • YouTube的 - 白圈
  • Instagram的 - 白圈

​立即聯絡我們:

已成功送出訊息!

​若有天氣相關疑問 , 建議可以上我們天氣風險FB , 我們定期會

更新最新的天氣預報資訊 , 活動安排及劇烈天氣影響程度 , 也可以

​參考我們天氣專業服務 客製化天氣預報 , 謝謝!

© 2025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25 WeatherRisk Explor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Facebook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