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七月氣候異常雨多溫低,天氣迎來轉變,高壓增強颱風接近機會較低】

  • 作家相片: 思彤 郭
    思彤 郭
  • 8月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時序進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雖然節氣名稱帶有「秋」意,但對位處低緯度的臺灣而言,此時仍處於炎熱夏季。不過,今年七月受丹娜絲颱風、低壓帶、薇帕颱風與西南氣流接力影響,導致各地降雨量與降雨日數皆高於氣候平均,間接抑制了高溫情形。

ree

根據氣象觀測資料,今年七月臺北測站月平均氣溫為29.5°C,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七月均溫;宜蘭、花蓮、臺東測站也出現20年來七月最低月均溫紀錄(上一次紀錄為2004年)。這樣的現象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實屬罕見,也突顯了今年七月氣候的異常。

ree

導致今年七月氣候異常的因素,與「季風低壓槽」的活躍程度有密切關係。本輪季風低壓槽共形成了五個颱風,自薇帕颱風起,范斯高、竹節草、柯羅莎、白鹿在短短10天內接連生成,顯示季風低壓槽相當活躍。


07月28日至08月04日間,西南氣流帶來劇烈降雨,整理西南氣流特徵:

  • 持續影響時間長(常達2至3天以上),累積雨量豐沛

  • 受地形影響,雨量分布呈現南北差異,最大累積雨量出現在南部山區(如阿里山區、高屏山區),且降雨持續;中南部平地也受到影響,但強降雨地點相對較為隨

  • 中南部有豪雨等級以上的雨勢

  • 高雄茂林(多納林道)累積雨量逼近3,000毫米,相當於當地全年雨量的一半

ree

經歷異常的七月後,天氣即將迎來明顯轉變。本週太平洋高壓勢力增強,季風低壓槽逐漸減弱,熱帶系統發展機會降低,即使生成颱風,預期將通過菲律賓後轉往南海。下週高壓更進一步增強,至8月中旬前,太平洋面環境趨於穩定,臺灣降雨量也將低於氣候平均;目前水庫蓄水情形樂觀,短期內水情無虞。


展望九至十月,與前期趨勢相同,南海至菲律賓一帶仍有濕區訊號,加上十月開始東北季風南下,需留意與颱風的共伴效應。但由於颱風預報變動大,仍請大家持續收看《樂活農民曆》,我們會提供最新的氣候預報。

ree

留言


與我們聯絡

  • Facebook的 - 白圈
  • YouTube的 - 白圈
  • Instagram的 - 白圈

​立即聯絡我們:

已成功送出訊息!

​若有天氣相關疑問 , 建議可以上我們天氣風險FB , 我們定期會

更新最新的天氣預報資訊 , 活動安排及劇烈天氣影響程度 , 也可以

​參考我們天氣專業服務 客製化天氣預報 , 謝謝!

© 2025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25 WeatherRisk Explor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Facebook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