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氣象產業發展受到重視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2020/10/7日招開第一屆氣象產業論壇,邀請我國氣象領域學者專家、政策推動者以及 參與氣象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或應用領域的業者與專家,共同就「氣象產業化 發展」的重要議題進行意見交流。

本公司團隊包含創辦人彭啟明博士、賴忠瑋資深經理、李知航專案經理也出席該項會議。彭啟明博士亦受邀擔任氣象產業鏈後端的主持人,由於事先進行網路意見收集及現場發言,共提出20項建言。彭啟明博士非常感謝林佳龍部長、鄭明典局長能夠推動氣象產業,過去雖然氣象局不是很重視,但隨著部長的宣示,以及陳泰然教授主動說要從過去【看不開、放不下】走向【看得開、放得下】,對於未來台灣氣象事業中,民間產業的發展,天氣風險將主動扮演領頭羊腳色,和各界一起共創未來。






會中交通部長林佳龍宣布

1. 把氣象產業也納入交通科技會報,組織一個國家隊。

2. 交通部提出台灣氣象事業發展白皮書

3. 盤點政府跟民間在做的相關跟氣象有關的這些業務,服務或者是一些創新能夠互補,而不是競爭。

4. 資料開放穩定又即時,創造產業的生態環境,也是一個創新體系

5. 氣象局成立氣象產業科

6 專業的、高階的這些科技相關領域的人才如何和氣象局結合

7. 氣象沙盒 (Weather Sandbox)

8. 人本交通 與民同行 連結共好


林佳龍部長致詞如下:

林佳龍部長文字逐字稿


今天活動的主辦單位我們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鄭局長、


還有我們中華經濟研究院張院長


以及來自於


氣象研究產業各相關領域


的代表


非常的高興能夠促成今天第一屆台灣氣象產業論壇


同時也舉行第三屆


氣象服務的工作坊,我雖然不是


自然科學的背景但是算是社會科學的訓練


很清楚


各位提供了我們不只是在氣候變遷


你們防災、減災所需要的、各種的、


資訊還有服務而且跟我們日常生活


密切相關


今天


因為立法院在審查前瞻預算,我們交通部是今天的最重要的部會,我特別跟


召委請假半小時


所以提早開始了,今天的議程很抱歉、


敬請見諒


我剛剛一來,也看到很多的老朋友,沒想到,雖然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包括我們蔡清彥政委也是我們之前的氣象局的局長,他所培訓的很多學生,都是我的。可以說,很重要的夥伴,包括現在在以色列擔任我們科技代表的汪庭安博士,剛剛也遇到了我們


吳俊傑院長、台大理學院院長,也是中華民國氣象協會的理事長、


這是從建中台大一路都是同屆的同學,跟洪申翰委員來說明,您長期在推動這些生態跟環保,那一定是最重要的就是氣候變遷,所以申翰委員拜訪很多次,希望能夠促成今天的會議,也是我們共同催生


最近我想從中秋連假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次促成了我們,國道路況


播報員,制度就是像我們


氣象主播來學習


深知我們認為有時候出門哪會看整個氣象的狀態


也會看路況,所以把這個做個結合


甚至可以說一個創新也得到各界的肯定,也確實有他達到的效果



那我當過台中市長、


每次颱風一來我們這些縣市首長


都是搏命,因為到底要不要放假,沒有前國一致,的決定的時候,各縣市首長,希望能夠再來決定跟負責,至少為透過我自己在中彰投苗區域一起來做一次的決定,這裡面我很重要諮商的對象,除了中央氣象局的資料,


我都會私底下打電話給彭啟明博士


氣象達人,給我各方面的資訊,我才能夠阿,做出


相對來講比較正確的決定


我剛剛也看到子倫,這從台大的學弟一直從國外回到台灣。智庫在行政院、



就是能源辦公室副執行長,某個程度來講還有在座非常多,我就沒辦法,一一的唱名,交通部的業務當然涉及到運輸,可是不是狹義的運輸,包刮陸海空鐵公路、電信、郵政,跟觀光,而氣象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支持交通部運轉,那也也支持我們政府。我想,現在促成了我們氣象局跟各部會的合作,


包括向農委會這些農業災害


都是會跟氣候有關


所以我們是可以先預預知一些可能的趨勢


及早做因應來做防災減災的一個努力


在世界各國,我想氣象單位、


是整個政府跟社會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放在哪個單位?見仁見智,放在交通部目前運作良好,雖然行政院現在在組織改造,大家也在集思廣益,怎麼樣能夠給我們


氣象的


研究跟他的運用,不管前端或後端這些相關的,這個資源的投入,還有包括政府跟民間夥伴關係的建立,因為越多的運用就越多的資料


那這個不是靠政府單方面可以來完成


特別是大數據


這個AIOT,這些配合我們現在5G,整個,商轉


其實不只是大氣。我想在日常生活裡面,我們的空氣品質、


我們我們所有經過的這些


就是感應器,其實都跟微氣候密切相關,所以影響我們生活,不只是交通,還包括健康,那這個是不是一個


產業


這個就涉及到他的定位


我一直鼓勵我們


氣象局在鄭局長今年初開始代理的時候


我就說是來辦這樣的,一個,那這個


氣象產業論壇


那也能夠形成一個大聯盟,說實在就是國家隊,我們是氣象


其實在國際合作上是非常,進步跟成功的


相對政府的投資


有限


甚至有一些預算都還不能夠用


公建預算還要用一些科技預算的來源,某種程度其實是沒有辦法制度化,所以今年我們也爭取到行政院對我們氣象局的預算


能夠更大規模的列入


年度的公建預算,這個產業在美國,根據二零一八年的估計,有高達兩千一百億的新台幣,在日本大概兩百億,在韓國有八十億,即使在中國也有六百八十九億


新台幣在台灣目前的產值還相當有限


表示我們進步的空間還很大,目前大概一年是兩三億,那我初步請專家給我的資訊,應該可以到達三十億元


十倍的增長應該是很容易在近期的未來達成


當然,這個過程裡面


交通部,我們在去年成立交通科技產業會報,也發表了交通科技產業政策白皮書,


有十大的,交通相關的產業


我們必須要借助一種


一種政府跟產業的合作關係


提供更好的服務


這個更好的服務會回來支撐政府的治理,


會更好


那這裡面我在這裡


正式的宣布


我要把氣象產業也納入交通科技會報裡面有一個正式的、


項目當然就要連帶的要有工作小組


要結合產學研政府跟民間包括中央、地方,大家呢


來成為一個大聯盟。當然,小聯盟也是各個領域,會再深入,組織一個國家隊、,這個部分


是要打造一個,就是


我們希望也能夠發表我們,這個


就是台灣氣象事業發展白皮書


以這個為目標,




成立,各種的工作小組,創造一個好的生態系


同時我們要盤點現在呢


一個政府跟民間在做的


個相關的跟氣象有關的這些業務


那服務或者是一些創新能夠互補,而不是競爭,大家也很關心,因為氣象資料的取得需要政府提供相當大的支持


怎麼樣能夠大家希望說資料能夠容易取得費用低,又穩定,性跟這個能夠即時


但是大家也要盡一份的、


力量


一起來創造這樣的一個很好的產業的生態環境,也是一個創新體系


這個我相信是在這個平台裡面會逐步來促成,當然現在行政院再進行組改


那我們交通部不能夠放鬆。在這個時刻,我們包刮我們的一些內部的組織調整。我也瞭解,,像這個氣象產業科,或專責的單位


以產業角度來看


那我也知道說人才,因為政府的法令的限制公務員,可是我們有好的研究法人。除了大學以外,我想還有相當多啊。這些比較


就是


專業的、高階的這些科技相關領域的人才,跟我們怎麼樣能夠更密切的結合。除了透過


計劃預算的支持之外


也可以形成一個更好的國家隊


隊形,另外,當然也可以去嘗試


氣象沙盒,機制有一些法規的


調適,也要因應整個環境的變遷


包括現在政府都要成立數位發展部會


更何況未來我想在氣象資料上


一個不管前端所有的去監測、


到去收集應用到後端的各種各項的創新的服務


我也相信透過今天這樣的一個


可以說新的一個嘗試


大家可以有非常好的溝通交流,跟合作


那我們氣象局也已經做了一些努力


就是今天也會正式成立,其實就是我們的,個台灣


氣象服務聯盟


那貫徹人本交通


就是與民同行


連結共好


因為我們的同仁一直在催我,因為立法院的財委會現在正要決定我的前瞻預算的未來


所以我為了要捍衛好不容易爭取到的預算,就支持到這裡大會成功,大家能夠,個充分的交流滿載而歸謝謝


謝謝林部長今天百忙之中


使用雅婷逐字稿語音轉文字 https://asr.yating.tw/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916289

林佳龍:氣象產業納交通科技會報 將發表白皮書

2020-10-07 10:11 聯合報 / 記者曹悅華/台北即時報導


因應近期不斷成長氣候服務需求及國際發展趨勢,中央氣象局舉辦首屆台灣氣象產業論壇暨第三屆服務工作坊,就氣象產業化發展重要議題進行交流。交通部長林佳龍致宣布,將氣象產業納入交通科技會報裡的正式項目,希望將來可以發表台灣氣象事業發展白皮書。


林佳龍致詞時說,交通部業務涉及到運輸,氣象是很重要的部門,支持交通部運轉也支持政府,現在促成氣象局跟各部會合作,像是農委會,農業災害跟氣候有關,事先預知可能趨勢及早做因應。


林佳龍說,今天辦了論壇就就正式成立台灣氣象服務聯盟,貫徹人本交通,與民同行,連結共好。過去政府對氣象產業投資有限,今年爭取到行政院預算,能夠更大規模列入年度預算。根據2018年估計,氣象產業在美國有高達新台幣2100億產值,日本也有200億、韓國80億、中國680億。在台灣目前產值還相當有限,目前一年2、3億,代表進步空間還很大,希望可以初步到30億,達到十倍增長。


林佳龍說,交通部在去年成立交通科技產業會報,也發表交通政策產業科技白皮書,有十大交通科技展業,借助政府跟產業關係,提供更好服務。未來會把氣象產業納入交通科技會報裡的正式項目,成立工作小組,結合產學研,成為大聯盟,組織國家隊。希望可以發表台灣氣象事業發展白皮書,成立各種工作小組,創造好的生態系,盤點政府跟民間正在做的跟氣象相關業務,服務跟創新能夠互補而不是競爭。


林佳龍也說,氣象資料的取得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如何可以即時取得、有穩定性,大家要盡一份力量創造很好產業環境,會在平台中逐步促成。


目前行政院正進行組織改造,林佳龍說,交通部也不能放過,當有好的研究法人,除了大學以外,專業的高階的科技相關領域人才,思考怎樣能更密切結合。將嘗試氣象沙盒機制,因應產業變遷,未來在氣象資料上,不管是事前端蒐集應用還是後端各種創新服務,透過新的嘗試,有很好的溝通交流及合作。


現場活動剪接及影音辨識後如下















16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